在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战略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迎来了新的里程碑。近日,一本旨在指导医疗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与安全的实践指南——《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与安全实践指南》正式面世。该指南由国家信息中心牵头,汇聚了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多家知名信息化企业代表的共同智慧。
这本指南的问世,正值医疗信创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之际。近年来,医疗行业信创项目的成交金额显著增长,从2020年的1.8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3.58亿元,年增长率接近200%。进入2022年,医疗信创政策密集出台,为行业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医疗信创招投标成交金额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达到31.9亿元,同比增长近9倍。经济发达省份和沿海地区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尤为突出。
然而,尽管医疗信创发展势头强劲,但不少医疗机构在面对信创工作时仍持观望态度。这主要是由于全栈全场景信创的实践案例相对较少,系统性产品技术适配与国产化替代的指引不足,以及医疗信创所需的产业配套、协作分工和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医疗卫生信创指南》的出版,无疑为行业提供了急需的指导和支持。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才有指出,医疗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行业用户、产品提供商、应用开发商以及系统集成商的共同努力。深信服医疗事业部总经理袁林也表示,《医疗卫生信创指南》凝聚了行业的智慧,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国内成功案例与前沿探索,为医疗行业信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
针对医疗机构在信创挑战面前的犹豫和困惑,《医疗卫生信创指南》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解答。指南从信创的概念内涵出发,介绍了我国信创的发展历程、重要政策标准以及医疗卫生行业信创的现状,明确了医疗信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指南还详细阐述了医疗卫生行业信创产业链,分析了不同医院业务场景对产品特性的需求,并列举了各个产品线领域的主流企业。
在剖析医疗信创升级的风险与挑战时,指南将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信创路线多、决策成本高;医疗行业应用繁多、适配难度大;信创生态建设薄弱、兼容性差;以及信创人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指南给出了基于已有行业实践总结的信创实施方法,包括信创规划阶段、信创实施阶段等,以及多途径配套推进信创人才的培养。
《医疗卫生信创指南》还提供了多个医疗卫生行业信创升级方案以及实践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改造背景与需求、改造目标与策略、改造实施过程、改造难点以及改造成果与效益等,为医疗机构在信创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从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三个方面来看,《医疗卫生信创指南》无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医疗卫生行业管理者和信息部门对信创的整体认知,还通过多个案例分享,详细介绍了医疗信创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同时,指南提供的信创策略、方法和理念等,源于对信创初期探索的及时总结,将为医疗卫生行业信创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医疗信创的不断发展,构建“政、产、学、研、用”共同参与、协同发力的健康生态成为当前最大的挑战。而《医疗卫生信创指南》的出版,正是对这一挑战的有力回应。它不仅是信息化主管部门、信创企业与医疗卫生机构用户部门的一次自觉行动,更是推动医疗卫生行业信创进程的一股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