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泡泡玛特:赚钱!赚钱!真TMD赚钱!

   时间:2025-04-30 13:37:20 来源:互联网编辑:茹茹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发布 | ITBEAR

2025年4月25日,美国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泡泡玛特门店前,凌晨三点就排起了蜿蜒数百米的队伍。

他们等待的,是一款名为LABUBU的毛绒玩具——两只长耳朵、一排尖牙的精灵形象,出自中国潮玩巨头泡泡玛特之手。而这样的场景,正在洛杉矶、伦敦、米兰、东京等全球20多个城市同步上演。

受此利好消息提振,4月28日,泡泡玛特港股股价高开近3%,随后大幅拉升,最高涨超13%至195港元/股,市值达到2592亿港元。

更令人惊叹的是,泡泡玛特最新发布的季报显示,2025第一季度,泡泡玛特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其中美洲市场增速高达900%。

这不仅是一个品牌的胜利,更是中国IP从“文化输出”到“价值重构”的里程碑——当蕾哈娜挎着LABUBU挂件与爱马仕铂金包同框,当奥斯卡影后凯特·布兰切特将其作为时尚配饰,中国潮玩正在改写全球消费市场的规则。

01

LABUBU现象级破圈

LABUBU的爆发绝非偶然。

这个由香港艺术家龙家升设计的IP,最初只是泡泡玛特2018年推出的数百个形象之一。真正引爆全球的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

彼时,泡泡玛特将LABUBU从静态手办升级为可搭配的毛绒挂件,并推出搪胶工艺的“心动马卡龙”系列。这一改动看似微小,却彻底改变了产品属性——从“收藏品”变为“时尚单品”。

数据显示,2024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3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6.6%,直接超越经典IP MOLLY成为公司营收支柱。更关键的是,其衍生毛绒品类实现1200%的增长,单价99元的基础款在二手市场被炒至1300元,溢价超24倍。

这种溢价背后,是消费逻辑的质变:当潮玩被明星和奢侈品搭配,它便从亚文化圈层跃升为身份符号。正如泡泡玛特联席COO司德所言:“我们看到了LABUBU成为全球超级IP的可能性。”

这种“符号化”的成功,离不开精准的本地化运营。在欧美,LABUBU被包装成“北欧森林精灵”,设计师龙家升赴欧洲巡回签售;在东南亚,借助BLACKPINK成员Lisa的带货,它甚至被泰国文旅部授予“文旅体验官”称号。

当IP跨越文化边界,便不再是玩具,而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情感语言。

02

泡泡玛特的全球化战略

泡泡玛特的出海路径,堪称教科书级的“阶梯式扩张”。

2018年启动全球化,2020年首尔首店试水,2022年加速开店,2024年海外门店达130家。但真正的质变发生在2025年——一季度欧洲市场同比增长600%-605%,美洲市场同比增速达895%-900%,彻底打破“中国品牌只能征服新兴市场”的刻板印象。

成功背后是四重破局:

渠道重构:在纽约第五大道、伦敦牛津街等顶奢地段开店,泡泡玛特门店紧邻LV、Gucci等奢侈品牌。这种选址策略并非偶然——通过与高端消费场景绑定,LABUBU被赋予“轻奢”属性。

供应链应变:面对美国关税政策波动,泡泡玛特早有准备。 2023年就在墨西哥建厂,专供美洲市场,越南工厂负责东南亚订单。 今年一季度,海外生产占比已达10%。

让IP说本地语言:在泰国,LABUBU化身“旅游大使”,与政府合作推广文旅项目;在北美,它变身“摇滚明星”,与科切拉音乐节联动。这种“全球IP+本土叙事”策略,预计2025年,泡泡玛特的海外业务有可能超过50%。

数字化渗透:TikTok上#LABUBU话题播放量超2亿次,用户自发创作“用LABUBU搭配一周穿搭”等内容,推动APP登顶美国购物榜

这种“IP矩阵+本地化运营+全渠道覆盖”的模式,让泡泡玛特在欧美找到蓝海——瞄准女性向潮玩市场,填补了此前以男性为主的潮鞋、模型等品类的空白。

03

从“盲盒第一股”到全球化IP巨头的蜕变

资本市场对泡泡玛特的估值逻辑正在重构。

2024年其股价涨幅346%,2025年再翻倍,市值超越多家传统消费品巨头。驱动因素已从“盲盒模式”转为“IP生态”:

品类扩张:过去一年,泡泡玛特接连打造了使用搪胶工艺制成的LABUBU心动马卡龙系列、坐坐派对系列等多款毛绒爆品,助推毛绒玩具品类实现了超1200%的爆发式增长,营收增长至28.3亿元,占收入比重提升至21.7%,而泡泡玛特的传统盲盒手办营收占比降至53.2%,彻底摆脱单一品类依赖。

IP矩阵深化:2024年,泡泡玛特依托各IP的独特性制定差异化运营,持续维持市场热度,13个IP年收入过亿,LABUBU、哪吒、海贼王联名款形成“经典+潮流+跨界”组合拳。

生态闭环:试水主题乐园(Pop Land)、微电影、甜品店等业态,将IP渗透到生活方式全场景。

当Z世代为情感价值付费时,泡泡玛特证明了“中国创造”能输出文化符号而非廉价商品——其北美客单价达45美元,比国内高30%。

总结

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回望泡泡玛特的全球化之路,本质是一场“认知升维”战役。

当LABUBU从玩具变成奢侈品配饰,当排队抢购的盛况从深圳蔓延到芝加哥,当资本市场用2600亿港元投票认可其IP生态——这些碎片共同拼出一幅新图景:中国品牌不再靠性价比征服世界,而是用文化共情重构价值链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