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誉为“非洲之王”的传音控股(Transsion Holdings),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供应链成本的持续攀升,这家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日子愈发艰难。
根据传音控股最新发布的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69.87%,仅为4.9亿元人民币(约合6760万美元),而营收也减少了25.45%,降至130亿元人民币(约合18亿美元)。
传音控股曾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量达到2850万台。然而,如今它已跌出全球前五,季度销量不足2270万台。
公司表示,正遭受市场竞争和供应链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后的净利润更是暴跌74.64%,仅为3.43亿元人民币,每股收益也下降了超过70%,至0.43元人民币。
现金流状况同样不容乐观。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为负7.4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恶化。
传音控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超低价智能手机策略,旗下Tecno、Infinix和Itel等品牌在非洲和其他新兴市场的低收入人群中广受欢迎。然而,这一低成本模式正面临严峻考验。
据TrendForce和行业高管透露,2024年,DRAM和NAND Flash价格大幅上涨,系统级芯片(SoC)成本也持续攀升。
为了向高端市场转型,传音控股于2024年推出了Infinix品牌的折叠屏智能手机,售价高达800美元。然而,由于质量问题和渠道限制,该产品并未取得商业成功。
传音控股此前在文件中警告称:“如果公司不能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和服务水平提高方面取得突破,可能会丧失竞争优势。”
在非洲这一核心市场,传音控股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小米的Redmi系列手机以低于100美元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2024年非洲出货量同比增长38%,达到840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1%。
另一家以性价比著称的中国品牌Realme也在非洲市场迅速崛起。凭借Note系列手机,Realme的非洲出货量同比增长89%,达到380万台,跻身地区排名第四。
传音控股在新市场的拓展也未能取得显著成效。在印度,它面临着OPPO、Vivo和小米的激烈竞争。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其市场份额也远低于三星、摩托罗拉和小米等领先品牌。
即使在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强劲的中东地区(不包括土耳其),传音控股的表现也相对平淡,仅增长了9%,而小米的出货量则激增了33%。
随着本土市场受到冲击,全球扩张计划受阻,投资者对传音控股的信心也大幅下降。自2月份以来,公司股价已下跌近30%,从113.51元人民币跌至71.78元人民币。
在新兴市场竞争格局迅速变化的背景下,传音控股的下一步行动将决定其能否重振旗鼓,还是将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