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网通院通讯技术助力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安全回家!

   时间:2025-04-30 17:04:2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在广袤无垠的东风着陆场稳稳降落,标志着此次太空之旅圆满结束。在这次任务中,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54所)研发的卫星通信系统和北斗态势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航天员的安全归来铺设了坚实的通信桥梁。

东风着陆场,一个覆盖面积超过130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网络信号无法覆盖。面对这样的挑战,卫星通信成为了搜救现场唯一的通信依靠。54所精心打造的卫星通信系统,通过部署多种类型的装备——固定站、车载站、机载站和便携站,构建了一张覆盖近中远程、陆空协同的立体搜救引导测控通信网。这张网不仅确保了飞船的安全返航,还为搜救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卫星通信系统如同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关注着飞船的每一个动态。它不仅能够实时测量飞行轨道,监测返回舱的供电、温度、气压等关键参数,还能实时传输航天员的生理数据。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能够即时传送地面指令,指挥返回舱进行变轨、调整姿态等操作,确保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安全返回。同时,它还承担着话音、图像数据的传输任务,保障了地面与航天员之间的顺畅沟通。

在航天员着陆和出舱的关键时刻,正是卫星通信系统将这些激动人心的画面实时传输到了千家万户的屏幕上。固定站的稳定可靠、车载站的灵活机动、机载站的快速锁定以及便携站的即时响应,共同构成了这套系统的强大功能。

除了卫星通信系统外,54所研发的北斗三号态势系统也在神舟十九号回收任务中首次亮相。这套系统由指挥、机载、车载、手持等多种型号终端组成,实现了空、地、机动分队的全面覆盖。它能够实时获取着陆场区域的搜救力量分布情况,并将搜救态势信息及时回传至任务中心。

与上一代系统相比,北斗三号态势系统在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上都有了显著提升。尤为该系统创新性地解决了因北京与着陆场区距离过远而导致的通信成功率问题。新系统将各搜索载体态势信息上报的成功率提高到了95%以上,使得后方各级态势系统的显示更加连续稳定。这一改进为各级指挥人员的调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了搜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