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众汽车上海车展力推增程概念车,战略转向中国市场主导能否重获主动权?

   时间:2025-04-30 17:20:3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度的上海国际车展盛会上,大众汽车震撼发布了其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型——ID.ERA。据悉,这款车型严格遵循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开发标准精心打造,CLTC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惊人地超过了1000公里,而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也达到了350公里。大众汽车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后正式启动该车型的量产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汽车对于增程式混动技术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早前,大众汽车中国的前任CEO冯思翰曾直言不讳地批评增程式混动为“最糟糕的方案”,而当时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研发部门负责人威德曼更是直言增程式电动技术已经陈旧过时。然而,如今的大众汽车显然已经调整了思路,积极顺应市场潮流,这一转变标志着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战略重心已从“全球技术导入”转变为“中国市场主导”。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增程式混动技术成为了各大车企竞相追逐的焦点,也成为了合资车企推动在华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除了大众汽车之外,长安马自达也推出了新能源SUV车型EZ-60,该车型提供了增程式和纯电两种动力选择。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市场数据、技术路径竞争以及本土化需求的共同推动,也反映了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战略调整的普遍逻辑。

大众品牌全球CEO施文韬在上海车展现场坦言,近年来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其接受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些因素促使大众汽车针对不同动力系统加大技术投入和产品布局。实际上,大众汽车这一战略转向的背后,是近年来增程式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突破了1200万辆,渗透率超过40%,其中增程式车辆的销量达到了11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84.2%。

然而,反观大众汽车,其在华表现却略显乏力。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交付了293万辆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交付量超过20万辆,仅占整体销量的7%。作为较早布局新能源领域的外资车企,尽管ID系列纯电车型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7%,但与新能源市场增程式车辆84.2%的增速以及比亚迪等本土品牌的强势扩张相比,大众汽车仍处于艰难爬坡阶段。

面对增程式车型的爆发式增长以及本土品牌的竞争压力,大众汽车将中国市场置于战略核心地位。大众汽车集团多次强调,中国市场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技术创新的风向标。为了应对行业转型和价格竞争的双重挑战,大众汽车的应对策略已从单一的产品线调整转变为研发、生产、生态协同的体系化重构。其中,研发体系的深度本土化成为打破困境的关键。

例如,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自2024年1月起已全面投入运营。得益于高效的研发流程以及与本土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大众汽车集团首个本土开发的整车平台CMP的开发周期将缩短30%,并实现约40%的成本优化。大众汽车集团汽车软件公司CARIAD中国正与本土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开发高性能、基于区域控制及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CEA。自2026年起,CEA将搭载于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本土制造的纯电动车型。

这种转型在合资体系内部催生了更加精细化的战略分工。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安徽作为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司,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未来,大众的三家合资公司将拥有更加清晰的差异化定位。例如,虽然ID.ERA和ID.EVO都是全尺寸SUV,但两者的设计语言截然不同,ID.EVO代表了金标大众未来产品进化的方向。

在谈及未来的市场竞争时,大众汽车(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CEO汤廷万强调,大众汽车内部已达成共识,不会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始终是公司的核心。孟侠则表示,未来三年,大众汽车将通过三家合资企业的协同努力,在细分市场推出超过30款新车型,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矩阵兑现对市场的承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