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锂电池废水处理新方案:看锂电企业如何实现绿色生产转型

   时间:2025-04-30 18:04:1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锂电池作为其核心组件,其生产、使用及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问题日益凸显。这类废水不仅成分复杂,含有重金属、有机溶剂、氟化物、磷化物及高盐分等多种污染物,而且毒性高、处理难度大,若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这些废水的典型成分包括钴、镍、锰等重金属,其浓度可达数十至数百毫克每升;有机物含量也极高,化学需氧量(COD)往往超过3000毫克每升;同时,氟化物和磷化物的浓度也较高,约在100至150毫克每升之间;废水中的总溶解固体(TDS)含量也可达6%以上,主要以氯化钠和硫酸盐为主。

针对锂电池废水的处理,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某锂电回收公司采用DT-CF集成化处理设备,结合多种先进技术,成功处理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高盐分及氟磷污染物的放电废水。通过投加钙盐生成沉淀、臭氧催化氧化分解有机物以及反渗透膜浓缩后蒸发结晶等步骤,该公司成功将废水中的氟和总磷浓度降至达标水平,并实现了盐分的资源化回收,年减少危废排放200吨。

另一家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则通过改造去离子水系统、优化真空泵机组以及增设膜吸附装置等措施,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减排。该企业将RO膜浓水引入循环水池替代自来水补充,年节水2.19万吨;同时,通过优化真空泵机组减少了泡沫产生,降低了废水排放量;在尾气处理环节增设MM膜吸附装置,回收了六甲基二硅氧烷,尾气中MM浓度降至50ppm以下。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回用率30%,还年减排污水超2万吨,并获得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当前,锂电池废水处理技术正朝着资源化方向发展,如推广湿法提锂水循环系统和重金属回收技术等。然而,高盐废水生化处理受限、氟磷协同去除需优化药剂投加比例等问题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未来,随着工艺创新和设备集成的不断进步,相信锂电池废水处理将更加高效、环保,为锂电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